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運動好處多,怎麼還會運動中風?預防運動中風大揭密!

今天在臉書上看見很多人轉傳現年44歲的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疑似運動中頭部外傷,導致運動後腦出血驟逝的不幸消息,讓人驚呼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回想起前陣子知名部落客筋肉爸爸37歲就中風的新聞,不免讓人擔憂運動的安全性。

正確進行有效運動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

姑且不論陳科技長的死因究竟是頭部創傷或是自發性出血,許多人看到這則新聞可能會懷疑是運動造成中風,事實上研究指出正確運動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達50%之多!根據2009年的美國研究,即使是進行激烈運動的國家隊短跑選手,在長達7.7年的長期追蹤中,中風的風險也比一般族群低了10%以上。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有效運動的定義是每週五天,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是每週三天,每天2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
正常人的最大心率約(220 - 年齡)下/分,中強度運動目標可以用最大心率的70%來預估
以40歲的人來說,最大心率大約是180下/分,目標心率則可以設定在126下/分。只要透過心律手環、心率帶等穿戴式裝置的監測,就可以確保自己的運動落在有效運動區間。
運動中利用穿戴式裝置監測心率可以運動得有效又安全(圖片來自網路)


運動前落實血壓、心跳自我評估

身體每天的狀況都不一樣,為了解身體的狀況,養成監測自己的休息血壓及心跳是很重要的事,尤其是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的運動愛好者。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下,運動中發生心血管或腦血管意外的風險自然會節節高升!

根據最新版標準,正常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舊標準13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80毫米汞柱以下。最近美國心臟學會也把高血壓的定義從收縮壓140毫米汞柱以上,下修到130毫米汞柱,可能以往以為只是血壓偏高的人,現在都被認為是高血壓族群了!

如果休息血壓或心跳超過標準區間或是跟平常差異太大,就要暫停運動。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更應該要監控運動前血糖,才不會造成運動低血糖的問題。

有高血壓及心臟病的民眾運動前量測血壓及心跳很重要(圖片來自網路)

腦血管構造異常是年輕腦出血主因,腦血管檢查可早期發現並治療!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腦中風(Stroke)》雜誌,1999年的研究指出腦血管的異常構造例如「血管瘤」或「動靜脈畸形」是年輕族群發生腦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高血壓。有腦血管構造異常的人,更容易因為運動時血壓升高或是頭部意外創傷而造成腦部出血。

如果有家族中有這類病史的人,更是應該定期進行腦部血管檢查(例如腦部核磁共振血管攝影,MRA),以求及早發現病灶,提早進行治療,避免這類憾事一再發生!

「心悸、胸悶、頭暈、頭痛」是身體在求救!

運動中如果出身體異狀,千萬不要勉強繼續運動,尤其是如果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徵兆。應該立刻停下休息,如果症狀沒有因為休息而緩解或是症狀反覆出現,就應該前往就醫檢查。若在運動中發生「過去不曾有的嚴重頭痛」,無論是否有頭部受傷的病史,都更要小心運動中腦出血的可能。

至於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單側肢體無力、嘴歪眼斜、說話不清、流口水、單側肢體麻木、走路偏斜、無法維持平衡,則要特別留意中風的可能,應該要立即停止運動並至急診就醫。

天冷運動,注重保暖及暖身

2020年3月一篇氣候變化與心血管功能關聯的文章提到,氣溫冷熱變化太大,尤其是在冷天進行運動時,血管容易因為快速收縮造成血壓上升,導致腦中風機會大增。而在過熱的狀況下運動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機會增加

今年台灣氣候異常,四月氣溫時而低到10度左右,又時而接近30度,如此劇烈的氣溫變動,運動時一定要注意確實熱身,並注重合適的穿著,適度保暖或維持通風,以免心血管、腦血管意外找上門。
天冷運動一定要注重保暖並確實熱身,避免傷害防止心血管、腦血管意外(圖片來自網路)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膝關節退化「物理治療」「類固醇注射」大比拼,Dr.6 分析新英格蘭雜誌重磅文章

膝蓋退化一直都是運動員心理的陰影,增加的膝蓋負荷和受傷機會,都讓運動員膝關節退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上許多。新英格蘭雜誌最近出了一篇文章討論膝關節退化的治療,快來看Dr.6怎麼說!
新英格蘭雜誌(以下簡稱NEJM)在4月9號刊登了一篇G. Deyle等作者的原創文章,比較復健治療跟膝關節類固醇注射的長期效果。經過一年的追蹤,研究團隊發現「復健治療」的長期效果比「膝關節類固醇注射」還要好。


文章把確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隨機以1:1分配,經過評估後進行復健治療(包括徒手治療及運動訓練)以及膝關節類固醇注射兩組進行治療,並且於治療後四週、八週、六個月、一年時進行追蹤評估。定期評估內容包括西安大略及麥可麥司特大學關節炎量表(WOMAC)、主觀改變評估(Global Rating of Change scale)、起身行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交替登階測試(Alternate Step Test)。

這篇文章剛刊登就吸引了國內許多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的目光,引人注意的原因不盡然是這個結果,這個結果在大多數的運動醫學專家來看其實一點都不意外,真正讓人意外的是這麼單純的文章為什麼可以被收錄在這麼高水準的期刊(Impact Factor高達70分以上)上而且值得編輯特別寫文章來引言。


期刊編輯為這篇文章下的導讀是:在歐洲,有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只有不到一半會被建議進行復健治療,一半以上(52%)只有使用藥物治療,甚至有高達36%會被轉介手術治療。他希望大家能重視復健治療的長、短期效果,並且在進行注射前先讓病人嘗試復健治療。

仔細閱讀後,我很喜歡這篇文章,但不可否認的這篇文章有很多值得討論而且必須澄清的事情。

用「復健治療」跟「類固醇注射治療」比較的合適性有疑慮

如同編輯導讀文章所說,在歐洲,復健治療在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介入其實是很低的,所以這篇文章其實很重要的目的是「推廣復健治療在歐洲的普及性」。但這個命題陷入了「非黑即白」的不適當邏輯,因為這兩件事情其實並不衝突。

復健治療在這篇文章中是指「包含疾病衛教、生活習慣改變、減重、徒手治療、肌力訓練」的全方位復健治療」,並不是我們平常到診所常做的熱敷、電療等等儀器治療,這是我必須強調的,免得遭到引喻失義。而這種整合式的復健運動治療,長久以來都是被實證醫學認定具有長、短期的顯著效果,也是美國骨外科學會(AAOS)治療指引的推薦治療方式。

專家們對「膝關節類固醇注射」普遍的共識是在急性發炎疼痛時能快速(23~48小時內)緩解病人的疼痛,而且效果可以持續2~6週今年一月份的英國醫學雜誌(BJM)甚至提到膝關節類固醇注射的疼痛緩解效果在退化嚴重的病人可能更顯著,但藥效幾乎不會大於三個月。

綜上所述,「膝關節類固醇注射」提供疼痛較嚴重的病人更立即的緩解效果,「整合式復健治療」提供持續性的長期療效,這兩個目的不同的治療被放在一起比較我覺得合適性要打個問號,在引用內容的時候也要好好思辨。雖然文中也有提到復健治療在「短期」內也能看到效果,但本文內的短期其實是在第四週的評估,這時症狀的急性期早就過了,此時評估也往往無法顯現出類固醇注射的真正優勢,不免有些偏頗

研究治療分組不夠嚴謹

這篇文章的研究分組其實存在一些問題,會導致產稱的結論出現偏差,以下分點說明:
  1. 復健治療組的病人在前六週跟病人會見面八次之多,這麼頻繁的接觸,不但能確保病人接受到了更好的衛教,也會提高病人的遵醫囑性跟治療效果,而注射治療組見面次數顯著較少,也缺乏適當的生活衛教指導,如此就很難把差異的效果單純歸因給「復健治療」本身,因為有一部分的效果可能是正確衛教造成的。一般在醫師進行注射治療的時候,也會跟病人提及相關衛教資訊。
  2. 根據作者自己的討論內容,復健治療組的病人,9%也接受了類固醇注射治療。注射組的病人,有18%同時接受了復健治療,有四位病人接受了手術治療。這些不符合治療分組的病人卻沒有被排除在統計數字內,會影響統計的正確性
  3. 這個研究同時把不同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全部列入統計,從最輕微的到最嚴重的都有。一般研究時為了要降低病人的差異性,通常會把X光影像檢查嚴重度類似的病人放在一起統計。多數會把中度(Kellgren–Lawrence 2~3級)或重度(Kellgren–Lawrence 4級)的分開討論,而極輕症(Kellgren–Lawrence 1級)的因為很難評估是否真的是屬於退化性病變或是暫時性發炎,很少被討論。這篇文章所有嚴重度通吃,可以說是優點也可以說是缺點,但問題比較大的是復健治療組中影像嚴重度最輕微跟最嚴重的都偏多,這會更增加統計的誤差
上述的問題其實有些不能怪罪這篇研究,其實只要是臨床研究就難以避免部分情形發生,但在分組或收案時如果多考慮到上面的問題,其實就能讓研究結果更可信。

膝關節類固醇注射組的短期療效可能被低估

在NEJM這篇文中,關節內類固醇注射是由骨科醫師或風濕免疫科醫師來執行,執行的方法是標準局部注射方式,也就是沒有超音波導引的盲目注射,但沒有說明是哪種擺位、從髕骨的哪個方向入針。

根據2011年Hermans發表的系統性回顧文獻,膝關節盲目關節注射的失敗率可能高達30%以上(成功率67~91%),Heather M. Curtiss 醫師提出在經驗比較不足的醫師甚至可能只有55%的成功率。

雖然類固醇藥效通常很少超過六週以上,但是如果有三成的病人注射是不成功的,注射治療組在第一次評估(第四週)時的效益就可能被低估。尤其近年來培養出來的復健專科醫師幾乎都具有優異的超音波導引注射能力,在關節腔注射的準確度即使新手都有96%以上,在經驗豐富的醫師甚至是100%成功。30%的差別在研究時造成的統計差異,是無法被忽視的。

應該要針對不同的目的進行不同的治療

Dr.6最後替這篇文章總結:

  • 以疼痛為導向的治療在急性期病人以疼痛症狀為主要考量時,可以進行類固醇注射治療,最好可以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可以在一兩天內把病人的疼痛控制下來,除了增加病人對醫師的信任感,提高遵醫囑性,也讓病人更有辦法早點進入下階段的復健治療跟運動訓練。


  • 以功能為導向的治療如果病人疼痛不嚴重,或是已經過了急性發炎的階段,以關節活動度不足、肌力下降、關節不穩定等症狀為主,就應該要積極進行衛教、改善生活不良因子、減重、進入復健治療及運動訓練,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這邊想再提到Dr.6之前推廣的「整合性傷害治療模式」,複習一下,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應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避免迷信文章結論

談到這裡,Dr.6要強調一下自己絕對沒有要挑戰NEJM的意思(因為Dr.6也好想發一篇NEJM啊),這篇文章要傳達的概念Dr.6也很喜歡,只是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期刊的時候不要片面斷章取義,要對所有的資訊保持懷疑的態度,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Je pense, donc je suis)」,在閱讀期刊時一定要仔細去看實驗方法、完整數據內容,不要看到結論就通盤接受,選擇符合自己病人情況的臨床證據應用,才能避免引喻失義,甚至抱薪救火的情形發生。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為什麼你的傷治不好?(下篇—被忽略的訓練及營養)

在上一篇文章Dr.6提及的「整合性傷害治療模式」中,已經說明了疼痛評估、疼痛處理原則、以及修復性治療的選擇依據,接下來這篇要進一步討論的是常常被忽略的「運動訓練」及「運動營養」。如果少了這兩項,傷害要恢復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點我看《為什麼你的傷治不好?(上篇 — 談「整合式傷害治療模式」)》 


完全休息導致肌肉萎縮,運動訓練是恢復之母

 有些患者在受傷後看醫生,都會收到醫生「要多休息」的叮囑,於是就真的「完全休息」不進行活動及訓練。根據研究,只要一週不活動,肌肉就會以減少3~4%的速度萎縮,導致許多下肢骨折或膝關節受傷的病人,來找Dr.6就診時,受傷腳的大腿肌肉已經瘦了一大圈,產生明顯的「大小腳」,這樣要想把肌力練回來,至少又要多花三個月的時間,有些功能性訓練的內容也因此必須延後。遇到這種情形讓Dr.6每次都不禁呼喚我的老天鵝,這真的是天大的誤會!

事實上大部分的醫師都認同,受傷後越早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對患者的幫忙越大。即使是受傷初期,也可以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等長收縮運動、主動式關節活動、甚至適度的負重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幫助消除水腫,提供受傷組織修復時需要的方向性應力,更重要的是維持住受傷部位的肌肉組織,避免肌肉過度萎縮。正確運動訓練,從受傷一開始其實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那為什麼我們還會一天到晚聽到醫師要病患「完全休息」呢?事實上這是在健保體制下醫病之間的悲劇,醫師在健保門診三小時內要面對30~50個病人,一位病人平均只能分到六分鐘不到的時間,要聽病人陳述病情、進行理學檢查、請病人去拍X光、下處置,還要寫病歷,這種情形下沒有醫師有辦法好好指導病患該怎麼進行居家運動,只好用一句「多休息」來帶過。

Dr.6建議,想獲得良好醫療品質的朋友們可以考慮特約門診,不但環境舒適,可以一站式進行檢查,還可以沒有時間壓力地跟醫師討論病情,進行治療,醫師也有時間好好的說明傷後的復健及運動訓練計畫了。

門診常開立九大運動訓練,核心訓練最重要

Dr.6很慶幸自己所在的聯新國際醫院,有良好的運動醫學中心場地,有優秀的教練群(包括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師、肌力體能教練等等)協助病人進行居家運動的衛教以及各種急慢性期,甚至回到賽場前的運動訓練。

因為課程種類繁多,無法一一列舉,下面的表格是Dr.6在門診時主要推薦的九大運動訓練類型 、訓練內容以及適用族群等資訊,提供有需要的朋友們參考。

  • 核心肌群訓練核心肌群被稱為動作之源可不是叫假的,這群從橫膈以下到骨盆底以上的肌肉群在「動力鍊」中扮演樞紐的角色。核心不好的話,就無法將下肢發力有效的傳遞到上肢,不僅動作效率變差,還可能增加運動傷害的機會。根據研究,正確的運動訓練是唯一具有長期療效下背痛治療,而核心訓練就是下背痛的最佳終結者!核心訓練從簡單的徒手訓練到各種花式懸吊訓練都有,但絕不只是在家傻傻練棒式就可以的,一開始最好有專業的教練指導,正確啟動深層核心肌群,再進行進一步的訓練,以免練錯反而傷身。

中華隊選手在聯新運動醫學中心利用紅繩懸吊系統進行核心肌群訓練。

  • 下肢爆發力訓練下肢肌力與爆發力可以說是力量之母,只要牽涉到地面上全身性動作的運動就離不開下肢爆發力。運動員最常出現的問題是過度依賴股四頭肌和小腿的發力,也因此容易造成「髕腱炎」、「阿基里斯腱炎」、「足底筋膜炎」、「髕骨外翻」等問題。事實上良好的下肢發力要依賴髖、膝、踝三個關節的共同作用,也就是所謂的「三重伸展(tripple extension)」才能有效率的發力,避免單一肌群的過度負擔。這就有賴教練的專業指導來協助運動愛好者來訓練正確發力模式。

  • 旋轉性爆發力訓練:一般的肌力訓練常著重在單一平面動作模式的訓練,事實上多數的運動,尤其牽涉到球拍、投擲技巧的運動,更重要的其實是在「斜對角方向」或稱「螺旋方向」的發力動作模式。這類發力訓練的方式我們稱為「旋轉性爆發力」訓練,著重力量從地面產生,透過旋轉動作,經由核心傳遞到上肢揮動產生力量的過程。在訓練時除了下肢發力技巧、核心控制能力以外,也很重視肩胛動作控制和旋轉肌袖的肌力和穩定性。正確使用旋轉爆發力除了讓表現更好,也能預防肩、肘的運動傷害發生。

中華隊選手在聯新運動醫學中心利用紅繩懸吊系統進行「肩胛穩定肌群」控制訓練

  • 本體感覺訓練:很多人一定有腳踝一扭再扭的經驗,其實這種「習慣性扭傷」就是因為受傷的腳踝「本體感覺」功能失靈的關係,本體感覺的訓練除了腳踝周邊肌肉能力以外,也跟核心肌群控制息息相關,所以很多人不懂為什麼明明是腳踝受傷,卻被教練帶著先練核心。有良好的核心肌群和本體感覺,才能預防腳踝的運動傷害。

  • 十字韌帶術後訓練:十字韌帶斷裂是很多運動愛好者的夢魘,十字韌帶手術重建後要想回到賽場上進行練習至少要半年,要回到顛峰狀態更是要九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從傷害後的評估、關節活動度恢復、肌力強化、功能性動作、本體感覺、敏捷性訓練、多向跳躍訓練、抗衝擊訓練到實戰測試等,真的是很漫長的過程。每次Dr.6看著球員經過漫長的復健和訓練總算回到賽場上,都忍不住替他們開心到想落淚。

十字韌帶受傷後進行「等速肌力測試」可以評估肌力恢復情形(於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拍攝)

  • 肩關節唇損傷後訓練關節唇損傷後要面對的是肩關節不穩定的問題,幸好九成以上的運動員都不需要手術治療。從肩胛穩定肌群控制、旋轉肌袖強化訓練、肩部功能性動作訓練、投擲動作機轉調整、核心強化、旋轉性爆發力訓練等等,也是需要四到六個月左右才能回到賽場上。太早回歸賽場,或是訓練不充足的狀況下,其實很容易讓傷勢一再復發。

  • 五十肩運動訓練:很多人以為五十肩復健就好,其實五十肩不只關節沾黏的問題,還有肌肉因為代償性動作而喪失正常功能的狀況要解決。所以除了被動和主動的關節活動度訓練以外,調整姿態,重建「肩胛穩定肌群」和「旋轉肌袖」肌力,恢復正常「肩膀動作韻律」也是很重要的


  • 脊椎側彎矯正訓練:雖然核心肌群訓練有防止青少年脊椎側彎惡化的效果,但真正具有實證效果的目前還是來自德國的「施羅特運動」技術,透過3D評估的方式,進行真正多軸向的動作訓練,同時配合施羅特系統專門背架,讓出軀幹伸展空間,是目前脊椎側彎矯正公認療效最好的方法

Schroth exercises
施羅特運動是目前最有效的脊椎矯正運動訓練(圖片來自施羅特官網)

  • 骨質疏鬆肌少症運動訓練:政府最近大力對銀髮族宣傳「保命防跌」,因為老年人跌倒造成大腿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竟然可高達14~58%,相當可怕。而負重運動可以增加肌力,提高骨質密度,平衡協調運動可以預防跌倒,對銀髮族來說不啻是一條重要保命索,但銀髮族自行運動有時又擔心運動傷害或危險,這時有專業教練在旁指導監督就可以放心訓練,享受樂活運動啦!

想要組織恢復好,營養補充不可少

講到運動營養,一般人可能只會聯想到高蛋白,有概念一點的會注重碳水化合物補充量,但事實上運動營養牽涉的不只是長肌肉,補能量而已,運動營養能做到的遠超過你能想像,只是很少人真的有好好實踐運動營養的補充。Dr.6想強調,理論上透過均衡攝取天然飲食來獲得營養是最理想的,但如果真的有不足的地方,還是可以透過補充品來提供。運動營養對運動員的幫助如下:


  1. 提供運動所需能量:雖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三大主要營養素都能作為身體能量的提供者,但快速肝糖補充最重要的還是碳水化合物,很多人因為想減重,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太少,又進行強度過高的訓練,這樣的做法值得商榷。如此不但身體能量不足,也會造成恢復不良,甚至可能因此而導致「運動相對能量不足症候群(RED-S)」。許多礦物質、維生素、甚至益生菌都能近一步幫助身體吸收營養跟能量,也很需要補充。點我看《談女性運動員三聯症到運動相對能量不足的發展--專業版》
  2. 協助肌肉等組織修復及運動恢復:大家普遍了解蛋白質是肌肉生成及修復的重要原料,但肌肉的修復其實也需要各種礦物質及維生素的輔助,例如鋅和維生素B群就對肌肉生長大有助益。也不只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也需要各種營養的輔助喔!
  3. 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感冒是運動員的大敵,益生菌、鋅、維生素 A/B/C/D/E、胡蘿蔔素都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幫助身體呼吸道、胃腸道、皮膚抵抗病毒及細菌的攻擊。但Dr.6覺得運動員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養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出入公共場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戴口罩等)、避免不潔飲食及生食,才是預防感染的關鍵!
  4. 提高運動表現:足夠的能量能讓運動的表現更好,因此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是絕對必要的,甚至在耐力比賽前可以進行「肝醣超補」來確保運動能量以及運動表現。之前Dr.6曾經提過「咖啡因」的補充是合法的運動表現增補劑,如果身體能耐受咖啡因的作用,也是可行的補充營養。近年有些研究指出補充新和鎂也可能增加運動表現,現今市面上也因此出現了不少補充品的品項。點我看《替運動表現開外掛--談咖啡因的運動增補效果》
  5. 降低肌肉緊繃及疼痛適當的補充抗氧化物(如維生素 A/B/C/E、胡蘿蔔素等)及益生菌,能降低身體裡的自由基,調節組織的發炎程度,甚至減少疼痛。研究也指出運動選手補充鎂可以減少肌肉緊繃,甚至可以預防運動中及運動後抽筋的情形。
  6. 增加骨質密度預防疲勞性骨折:耐力型跑跳類運動選手有許多會面臨「疲勞性骨折」威脅,一方面是跑跳累積的衝擊過多,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能量不足造成的影響。確保身體能量充足,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3配合每日適當日曬,就是預防疲勞性骨折最好的方法
  7. 增加神經穩定性、減少疲勞、加速反應維生素B群具有穩定神經細胞膜的效果,也能降低身體的疲勞,提升精力。神經和肌肉之間的訊息傳遞穩定才能讓確保身體能在運動時快速反應。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維生素B群對運動選手可能很有幫助。

下列是Dr.6在門診時經常建議運動員補充的九大營養素,分別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抗氧化物、鎂、鈣+維生素D3、鋅、益生菌、胡蘿蔔素/維生素A、以及維生素B群等。提供給各位參考喔!



結語

寫到這邊Dr.6真的很慶幸有把營養跟運動列外拉出來一篇文章說明,因為如果不是盡量字字珠璣,恐怕這篇文章不知道要寫到多長了,說實在的,每一項運動訓練,每一種營養補充都是可以拿來大書特書,寫成一篇文章的,對於比較有深度的6粉來說,可能就要請大家多多包涵,容許Dr.6日後再一一寫文章仔細說明啦!


回頭再看一眼我們完整的「整合式傷害治療模式」核心,不知道經過這兩篇文章說明,您是否認同呢?當然作為核心,其實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可以討論,大家想看Dr.6討論哪方面內容也可以留言要求喔!

還是一樣,如果你喜歡Dr.6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推薦大家點下方連結追蹤Dr.6的臉書粉絲專頁,就不會錯過Dr.6精心製作的精彩內容,並記得幫Dr.6點讚喔!

《Dr.6(劉又銓醫師)精準運動醫學》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為什麼你的傷治不好?(上篇—談「整合式傷害治療模式」)

在診間Dr.6常常被問到一個大哉問:「醫師,為什麼治了這麼久我的傷都治不好?我已經休息沒有運動了,也有來復健,難道我的治療方式不對嗎?」面對這個問題,如果要完整回答,可能會需要花上很長時間,Dr.6以前總是笑笑地要病人耐心治療,安慰說:「你放心,一定會恢復的!」但這次Dr.6決定好好替大家解惑,為什麼你的傷治不好?你少做了什麼?

理想的「整合式傷害治療模式」是恢復關鍵

首先Dr.6要提一個「整合式傷害治療模式」(參見下圖),這是傷勢恢復的重要關鍵。一個運動愛好者受傷時,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其實是疼痛,也很容易把傷勢只聚焦在疼痛上面。 事實上在運動醫學的角度來說,除了疼痛以外,我們還要看組織的損傷程度、功能受限程度、組織的恢復能力、構造上的缺陷等等問題。

在Dr.6治療病人的時候,會從大家最在意的疼痛著手處理,如果疼痛對患者造成嚴重困擾,不僅日常生活有困難,連復健治療及運動治療本身可能都難以進行,這時候優先處理疼痛問題才能保障病人的生活品質及提高病人配合治療意願。

當病人疼痛不嚴重或是疼痛獲得相當緩解之後,應該要進一步考量組織受損程度以及功能受限程度。如果組織受損,應該要進行修復性的治療。對於本身修復能力好的組織,例如皮膚和肌肉,可以預期自身修復效果不會太差。但對於修復不易的組織如肌腱、軟骨或韌帶,應該要嘗試更積極的方式來促進修復。如果有功能受到影響,例如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肌肉功能不良(肌力或肌耐力不足)則應該要針對性地進行復健治療及運動訓練,才能讓患者回到原來的生活及運動。

在受傷的時候適當的限制活動,避免具有風險的行為及動作是必要的,但「完全休息」對組織的幫助其實不如進行正確的運動訓練。另外常被醫師及病患忽略的是營養補充,有充足的營養,才能保障受傷組織的恢復。

定期自評量化疼痛,替治療分級,評估療效

受傷造成的疼痛無庸置疑是大家最在乎的,也因此很多人一受了傷就只想著要打止痛針吃止痛藥,甚至以為不痛就是傷勢好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在使用強力的消炎止痛藥物後,組織的發炎改善,疼痛減少,但是受傷的組織並沒有因此而獲得修復,如果這樣就以為好了而恢復原本的活動,很容易造成傷上加傷,例如原本只是撕裂的肌腱甚至因此就完全斷掉了。

Dr.6在門診遇到疼痛的病人一定會用「視覺疼痛量化表」來讓病人自我評估疼痛程度,以0分代表沒有疼痛,10分代表無法忍受的嚴重疼痛。只有中度(3分)以上的疼痛Dr.6才會考慮給病人藥物控制疼痛,而嚴重的疼痛(6分以上)甚至可以考慮進行介入性的注射治療來控制疼痛。只要有疼痛問題,進行居家的熱敷,甚至進行物理治療,都能有效緩解平時的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自己定期進行「疼痛量表」的評估,並於每次回診時將疼痛程度回報給醫師,更能讓醫師了解自己治療的效果及進度喔!

用正確的心態面對疼痛

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時疼痛跟傷勢的恢復不成比例。例如受傷的組織修復到一定程度時,反而可能比原本嚴重撕裂時容易疼痛,因為受傷的部分經過修復,組織連結性提高,更容易被動作而拉扯到,因此產生的疼痛也增加了。另外組織修復過程中可能產生血流增加,組織間隙積水的情形,也會造成一些腫脹跟神經壓迫,而變得敏感容易疼痛。

疼痛跟情緒也有很大的關係,疼痛可能造成焦慮、憂鬱、煩躁等情緒,也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良等問題。情緒問題又會產生壓力因子,回頭導致身體發炎增加,進一步造成疼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情緒面的照顧也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因為過於緊繃的生活型態加上對疼痛的焦慮,甚至有些人因此引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造成對疼痛「過敏」的現象,這時即使只是很輕微的刺激,疼痛的訊號都會被大腦加倍放大,讓病患感受到劇烈的疼痛。這種情況下進行一些能調節自律神經的運動如瑜伽運動、皮拉提斯運動等,甚至進行正念的觀想,都有助於緩解這類「心因性疼痛」。

很多人因為對疼痛恐懼,治療到一半就對正規治療失去信心,轉嘗試替代療法或其他民俗療法,最終傷身傷財又傷心。了解疼痛的原因,不要因為恐懼而被疼痛牽著鼻子走,患者才能放心持續接受治療,脫離疼痛困擾。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復性治療

如同上文提到,疼痛是受傷後身體呈現出來的反應,但是問題的根本在組織的受損,例如肌肉、肌腱或韌帶因為拉傷而撕裂,骨頭因為衝擊而產生裂痕及骨折,神經因為受到壓迫而發炎腫脹。只用藥物把疼痛壓下只是治標,無法根本治癒傷勢。


醫學越來越發達,各種新式的修復性治療如雨後春筍般被發現,從健保給付的復健治療到動輒百萬的幹細胞治療,都能夠幫助組織修復。也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根據個人情況選用適合的修復性治療就顯得格外重要,這就是Dr.6一直強調的「精準醫療」。下列是可能影響到治療選項的因素:
  1. 受傷組織類型不同的受傷組織可能對不同的刺激比較有效果,例如同樣是以葡萄糖水進行增生注射,治療神經、肌肉、肌腱、韌帶、軟骨等不同部位時就要選用不同的濃度,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同時避免傷害。
  2. 治療類型:修復性治療種類繁多,有侵入性及非侵入性的分別。非侵入性治療例如物理治療較溫和但需要頻繁進行,體外震波治療刺激性較強,但治療時間短而且每週一次就有效。這類非侵入性治療對於害怕針頭的患者來說是優先進行的選項。侵入性治療例如乾針治療是以針頭刺激患部不注射藥物,增生注射用葡萄糖水間接刺激修復,再生治療用血小板甚至幹細胞直接刺激修復,這些侵入性治療適合不怕反覆扎針或注射的病患,理論上更能直達治療關鍵部位
  3. 治療頻率及時間:對於退休族群或時間彈性的族群來說,比較能配合需要高頻率治療的方案,但對於上班族來說,需要高頻率進行的治療就算再便宜或再有效,也很難被列入考量選項。精準醫療的原則,就是依據病患能配合的方式來選擇治療才能確保療效
  4. 社會經濟考量:以經濟學來說,又快又好又便宜的治療是不存在的。當治療選項擺在眼前時,選擇經濟狀況較好的病患,擁有比較高的主動選擇權,經濟狀況比較吃緊的病患,可能會因此刪除掉一些選項,或必須在品質、速度、價格中選擇性妥協,但只要觀念正確,每個人總有一款適合的治療。除了經濟考量,有些患者需要著重隱私,就需要用特約門診的形式,以避免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的尷尬場景。對於沒有時間在一般門診等待的病患,也很適合利用特約門診「預約制」的服務來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5. 醫療保險:並不是經濟狀況不夠好就不能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善用自己的醫療保險,可以讓自己在面對治療選項時更自在,更沒有壓力。要想使用醫療保險來理賠治療,要先注意合約內容,有些醫療保險合約限定「意外醫療」,有些則有「住院治療」等等的限制。如果一開始沒有確認這點,事後申請理賠時就可能遇到保險拒賠的情況,Dr.6常常遇到患者事後回來要求「修改診斷內容」,或是要求「修改病歷內容」以符合理賠條件,最後都只能仔細解釋後委婉拒絕,畢竟這會牽涉到偽造文書以及協助詐騙保險公司的刑責。提醒您,如果疼痛與意外受傷相關,記得在就診時向醫師說明,最好能提供並留存報案三聯單、急診驗傷紀錄、事故發生照片等證據,以保障您的權益。至於扭傷、肌肉拉傷等等算不算理賠範圍,這個就不是醫師可以決定的了。


下篇預告

今天的內容真的是好充實啊,對自己的疼痛跟傷害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呢?回頭看看我們的整合式傷害治療模式,右半邊還有「運動訓練」跟「營養補充」這兩塊還沒講到呢!在我們後續的文章內容裡,將會繼續為大家介紹它們究竟扮演怎麼樣的角色!請大家一定要記得回來追蹤下篇的精彩內容喔!

看《為什麼你的傷治不好?(下篇—被忽略的訓練及營養)》

如果你喜歡Dr.6一直以來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推薦大家點下方連結追蹤Dr.6的臉書粉絲專頁,就不會錯過Dr.6精心製作的精彩內容,並記得幫Dr.6點讚喔!(話說經營了這麼久粉絲還沒破3000真的是好QQ啊)

《Dr.6(劉又銓醫師)精準運動醫學》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感冒時劇烈運動,可能導致嚴重健康代價!




Update: 2021/02/05
在之前的文章中,Dr.6提到適度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那在感冒的時候究竟應不應該運動呢?常常聽到長輩傳誦「重感冒時去運動出出汗隔天就好了」的謠言,相信很多人聽了會覺得是應該是錯誤,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反駁。事實上,感冒對運動選手的影響之大真的超乎我們想像,不僅影響運動表現,甚至嚴重影響健康!




選手就醫,四成就診因為感冒

Dr.6長期照顧運動選手,也多次出國擔任大型賽會的隊醫,但真正處理最多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運動傷害,而是運動員的感冒問題。

根據Dr.6在2018年跟中華隊出國,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統計,來就診的運動選手有接近四成是因為程度不一的感冒。選手與教練往往不夠重視感冒這件事情而等閒視之,事實上感冒對選手的影響之大真的超乎想像。




過量訓練增加感冒風險

一般人總認為運動員身體很強壯,應該比較不容易感冒。事實上根據研究,適度運動可以預防感冒,但是過度運動反而會提高感冒的風險,甚至可能比不運動還更容易感冒!

很多選手在比賽前因為訓練量大幅增加、睡眠不足、飲食不正常、壓力過大等種種原因導致免疫力下降,除了一般感冒,甚至在比賽前夕發燒重感冒的情形也屢見不鮮。




感冒時運動表現可能變差

有些人可能覺得感冒不會怎麼樣,還是可以照常運動,應該不會影響到什麼,但這是很大的錯誤。

根據2016年一項針對長跑運動員的研究指出,19%的選手可能在賽前一到兩週感冒,有7.5%的選手會產生全身性症狀,也就是俗稱的重感冒(發燒、喉嚨痛、流鼻水、全身肌肉痠痛、關節痛等症狀)。這些重感冒的選手比起其他選手,有兩倍的機會無法完成比賽。

相關研究也透過實驗證實,感冒的狀況下會讓運動員的表現變差,包括
  • 肌力下降(5-15%)
  • 肌耐力下降(13-18%)
  • 肌肉組織獲得能量能力降低
  • 神經肌肉控制能力下降
  • 運動(心肺)耐力下降(25%)




重感冒時劇烈運動可能導致嚴重健康代價

談到坊間關於感冒時劇烈運動出汗加速恢復的謠言,Dr.6每次都只搖頭興嘆。在重感冒的時候劇烈運動,不但不會讓你身體恢復變快,更可能會造成許多危害健康的影響。
  1. 溫度調節功能異常:感冒的時候身體的溫度調節功能會產生變化,這也是為什麼身體可能會發燒的原因,雖然發燒可能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但在體溫失調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增加中暑或其他熱傷害的發生率
  2. 呼吸道粘膜異常:在感冒的時候運動,可能會增加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粘膜的敏感性,也就是說運動員會對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過敏原、有害物質更敏感,除了可能導致氣喘發作,沒有氣喘的人也可能產生類似氣喘的症狀。感冒時運動不但不會加速身體恢復,還可能導致感冒拖得更久。
  3. 胃腸道功能異常:腸胃型感冒常常伴隨有腹瀉情形,會導致身體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嚴重時會導致續發的腎功能異常及心律不整
  4. 神經肌肉異常:感冒的時候,肌肉受到病毒影響,獲得養份和能量的能力都會下降,這時候進行劇烈運動,更容易導致橫紋肌溶解。由於肌力、肌耐力、肌肉控制能力都會受到影響,感冒是更容易產生各種運動傷害
  5. 腎臟功能異常:感冒時容易使身體脫水及產生電解質異常,如果同時有橫紋肌溶解的產生,可能會導致急性腎臟損傷,甚至腎衰竭。
  6. 心血管功能異常:因感冒電解質異常嚴重的時後,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的情形,感冒病毒也可能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或心內膜炎,這些狀況都可能導致運動員運動能力下降,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7. 脾臟腫大:感冒時脾臟可能會腫大,進行接觸性運動如足球、籃球,或是運動發生意外撞擊的時候有更高的可能導致脾臟破裂



輕度感冒可以適當活動,但要注意身體警訊

基於以上理由,Dr.6並不建議在感冒,尤其是有全身性症狀的狀況下進行高強度運動或是訓練,如果症狀緩解,要進行訓練時應該注意選手的症狀及表現,循序漸進增加強度,在選手有不適情形時就要積極介入調整雖然怎麼調整訓練目前並沒有標準可以依循,但是教育選手客觀表達自己的症狀,教練及防護員適時依照選手狀況改變課表應該是最理想的狀態。

對於一般民眾或是運動愛好者來說,在輕度感冒時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大部分是安全的,但是應該依照身體狀況,適度降低訓練量及訓練強度,如果有頭暈、心悸、胸悶、或是身體不適的時候就應該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的運動醫學專家協助至於合併發燒、全身痠痛或嚴重呼吸道症狀的重感冒階段,還是建議大家乖乖在家休息喔!





傳統夾腳拖不適合跑步的六大原因

每年夾腳拖馬拉松結束後, Dr.6 都會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穿夾腳拖跑馬拉松真的好嗎?與多數的醫師持相同意見, Dr.6 也反對穿傳統夾腳拖跑步。 隨著 台灣超馬好手羅維銘 在紐約 5000 公里超馬挑戰賽中暫居第二,且長距離穿著夾腳拖鞋跑步的話題再現,大家的好奇度又提高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