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小心假扮「黑青」的「假性血管瘤」!受傷腫痛後別大意!

今天來分享一個手臂刺傷後的驚人超音波影像!你的瘀血和腫塊可能不只是傷後的血腫!
Today I want to share a series of ultrasound images of an arm after being punctured. This case tells us that the ecchymosis and swelling may not merely be a hematoma.

患者來看的時候,手臂除了瘀血外還有明顯的腫脹,在臂彎處還有一個鴿子蛋大小的硬塊。在腫塊的表面有一個疤痕,據說是被扎傷的結果。
The arm was quite swollen when I saw it. A solid mass could be palpated. There was a spheric scar on the top of the mass. It was said to be the puncture site. 



超音波下可以清楚看到一個橢圓形的囊狀構造大小約為2.2公分 x 1.4公分 x 1.3公分。裡面有一些雲霧狀的內容物一陣陣地翻騰著。這個囊狀構造跟旁邊的血管(臂動脈)相連,因為血液不斷注入囊內,產生了渦流。這個囊的表面不像有明顯的血管壁。
Under the ultrasound image, a large cystic lesion could be clearly seen, which is about 22 mm x 14 mm x 13 mm in size. There seemed to be some cloudy, whirling content within. The cyst has a stalk connecting to an adjacent artery(brachial a.). The whirling turbulence was produced by the blood projected into the cyst. There is no obvious vessel wall around the cystic lesion. 








在都普勒模式下,從血管噴射到囊內的血流可以透過紅藍顏色被清楚觀察到。因渦流產生的相反方向血流,在都普勒模式下形成太極一樣的圖案。
Under the Doppler mode, blood flow projection from the artery into the cystic lesion and the turbulence within the cyst can be objected. Different colors refer to opposite flow direction, which mimic the shape of a Tai-chi symbol.








經驗豐富的你可能也猜到了,這是一個假性動脈瘤!對於非醫療背景的朋友們,希望能透過這個案例告訴大家,你的傷害可能不止表面看起來那麼單純!超音波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傷,在皮膚之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You might have had the answer now. Yes, it is a pseudo-aneurysm.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2021運動禁藥更新!運動員及照護者一定要看!




一般人聽到「禁藥」可能會認為專指是海洛因、古柯鹼這類毒品,但對於運動選手來說,我們平常使用到的藥物也因為可能「促進運動表現」而成為「運動禁藥」。例如感冒時常會使用到的類固醇,以及麻黃素等成分,都是屬於運動禁藥的範圍。運動選手無論有意或無意,如果違規使用禁藥,除了會被沒收獎項以外,還會面臨禁賽的處罰!

為了提倡比賽的公平性,世界反運動禁藥組織(World Anti-Doping Agency, WADA)除了訂定明確的禁藥規定,更每年更新禁藥清單,以確保禁藥規則能因時制宜。禁藥清單很長,很難在一篇文章中完整說明,但Dr.6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年WADA在禁藥清單上做出了哪些更動,是運動選手、以及運動員照護者應該要注意的!

排版改善

有固定在看運動禁藥清單的朋友可能會發現,2021版的運動禁藥清單在版面編排上做了很大的更動,雖然少部分章節原本條列式的藥物清單被取消了,但因為以下變動,個人覺得在查閱的時候更一目瞭然:
  1. 增加目錄,同時列出常見醫療處方誤用的實例(重要好用)
  2. 增加名詞解釋:對於「賽內禁用」、「全時期(賽內賽外)禁用」、「特定及非特定」、「濫用物質」等名詞都進行明確定義。
  3. 每類禁用物質各自成為一章節,並且在章節一開始就標示禁用時期、是否含有濫用物質、特定及非特定項目分類。
  4. 段落以色塊標示,分段更明確,容易查找
  5. 清楚描述了每類禁用物質、禁用方法的「例外情況」、「豁免申請」及其他特別說明
  6. 增加了依字首排列的藥物索引



賽內及賽外禁用物質

S2:胜肽類荷爾蒙、生長因子、相關物質及類似物
  • 把IOX2這個「缺氧誘導因子(HIF)活化劑」加入禁用範例,因為可能增加身體「內生性」紅血球生成素(EPO)而增進運動表現。
    含有此成分的商品一般標榜「提振精神、提高免疫力、排毒、抗衰老、抗氧化」,而被視為是健康食品補充。雖然國內並沒有進口販售,但運動員無論有意無意,使用到這類物質且被驗出的話,是會面臨嚴厲罰則的!
  • 另一個小更動則是乙型轉化生長因子(TGF-beta)這版加註英文全名,並未實質更動。
S3:乙二型交感神經致效劑(Beta-2 agonist)
  • 增加允許在藥物「標準治療劑量」內使用Vilanterol。這個藥物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氣喘的慢性治療用藥物,在台灣有「潤娃易利達(Relvar Ellipta) 」這個品項,使用上限為送出藥量22微克(相當於定量藥量25微克)。
  • 增加禁用藥物範例:Arformoterol 和 Levosalbutamol(目前台灣似乎沒有進口使用)
S4:荷爾蒙及代謝調節劑
  • 今年沒有實質上的異動,只是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 」跟「其他抗雌激素物質(Other anti-estrogenic substances)」兩項合併為「抗雌激素物質(anti-estrogenic substances)」一項。

S5:利尿劑及干擾劑
  • 今年沒有實質異動,只對碳酸酐酶抑制劑的「眼部使用(ophthalmic use)」的文字修正為「外用眼部投藥(topical ophthalmic administration)」

賽內及賽外禁用方法

M2:化學及物理操作
  • 本節M2.2提及「於12小時內以靜脈輸液或注射達100毫升以上」從「非特定方法」被修正定義為「特定方法」。
    這個定義的修改差別在於:如果選手使用的是「特定方法」或「特定物質」有相對較高的可能性得以減輕罰則。因為這類「特定物質或方法」較可能在不經意間進入選手體內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仲裁時給予較高的罰則彈性。

賽內禁用物質

S6:興奮劑
  • 增加允許外用 imidazole (咪唑)衍生物的範例:brimonidine, clonazoline, fenoxazoline, indanazoline, naphazoline, oxymetazoline, xylometazoline。
    這些藥物可能被用來治療青光眼、皮膚黴菌感染、或是鼻塞等等問題。
S9:類固醇
  • 將Beclometasone、Ciclesonide、Flucortolone、Flunisolide、Mometasone等藥物加入禁用藥物範例。
  • 2020年9月WADA執委會議上的決議中,對運動醫學醫師最重大的規定更新大概是「賽內」期間禁用「所有方式類固醇注射」這條了。但這個更新有一年的緩衝期,實際執行延至2022年1月1日開始,所以目前禁藥手冊上看到的還是跟2020年一樣。
  • 以前賽內只有禁用「口服、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經直腸使用」,明年起(2022年1月1日)所有注射方式的類固醇使用也都禁止在賽內使用,包含「靜脈、肌肉內、關節周圍、關節內、肌腱旁、肌腱內、硬脊膜外、脊髓鞘內、滑囊內、病灶內、皮內、皮下」等注射方式。這是為了要讓所有運動員照護者有適應、教育、研究的緩衝期限,才延緩一年執行。
P1: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
  • 新增 Nebibolol 為禁用藥物範例


以上就是2021年運動禁藥清單的修正,不論你本身是運動員,或是正在照顧運動選手,禁藥問題都是絕對不能馬虎的一項課題,希望這樣的分享能幫助大家快速上手每年更新的禁藥手冊。文末附上各文件的連結,供大家參考:

                      中華奧會中英對照版








傳統夾腳拖不適合跑步的六大原因

每年夾腳拖馬拉松結束後, Dr.6 都會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穿夾腳拖跑馬拉松真的好嗎?與多數的醫師持相同意見, Dr.6 也反對穿傳統夾腳拖跑步。 隨著 台灣超馬好手羅維銘 在紐約 5000 公里超馬挑戰賽中暫居第二,且長距離穿著夾腳拖鞋跑步的話題再現,大家的好奇度又提高了起來。...